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年行动计划 (****-**** 年)》。文件提出,要推进源网荷储*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发挥储能装置的双向调节作用,加快电网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智慧电力系统。举办全球智慧能源论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大力推进文登、潍坊、泰安*期等项目,开展枣庄庄里、*莲街头、莱芜船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中小型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普查和项目储备。提升新型储能应用水平,加快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能量型锂电池、压缩空气等先进储能技术,在大规模风光基地接入点、特高压落地点等重点区域实施*批新型储能示范工程。探索开展风光发电制取绿氢试点。到****年,抽水蓄能电站在建在运装机规模达到*****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瓦左右。
努力扩大“绿电入鲁”规模,加强与送端省份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加快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不断提高输电通道中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适时启动新直流输电通道研究论证工作。到****年,年接纳省外电量达到******瓦时左右。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年行动计划(****-****年)》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年行动计划 (****-****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年行动计划(****-****年)》主要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在前、开新局”,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号),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个意识”、坚定“*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第**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为中心任务,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目标定位。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示范先行重大使命,充分发挥山东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支点作用,牢牢把握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总要求;纵深推进*大创新、*强产业、*大扩需求“*个*大”行动;聚焦深化动能转换、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个发展导向”;充分彰显“强、富、高、优、美”现代化强省建设“*个内涵特征”;努力实现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个发展目标”。
到****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走在前列,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更加凸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更足,海洋经济全国领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标杆成效显著,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达到全国*流水平,城乡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形成*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全国区域创新中心
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到****年,*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左右,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3.完善*级实验室体系。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建设,在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业、绿色矿山等领域按程序稳步重组*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力争****年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家。高标准建设**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在新兴和交叉领域布局建设*批省重点实验室,力争****年省重点实验室达到***家左右,全省*流自然学科全部建立省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国家生态环保重点实验室。
4.完善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壮大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在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虚拟现实、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好用好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到****年,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家左右,“*企*技术”研发中心****家左右;新增2家左右国家生态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持续加大省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争创*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到****年,力争在盐碱地综合利用等领域新增3家以上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急诊医学、放射治疗等领域和方向建设3家左右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总量稳定在***家左右。
5.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计划。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群,高水平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探索“事业单位+公司制”、理事会制、会员制等多种新型运行机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到****年,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到****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超过***家。
(*)加强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6.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制定基础研究*年规划,加强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构建山东特色基础研究体系。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引导科技领军企业、科研单位等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强化共性基础技术攻关。
7.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军令状”等重大科研任务组织方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聚焦“*强产业”和重大战略需求,每年实施***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突破*批“卡脖子”技术。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力争取得*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成果。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8.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强化政策创新和要素集成,建立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性创新政策体系,推行企业创新积分制,定制化提供科技政策服务。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到****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4.2*家,推动***家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科技领军企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家左右。
9.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和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骨干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技术验证中试环境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搭建科技型企业增信平台,探索“数据增信+产业信任”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撑。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统*的科技大市场,构建覆盖全省、标准统*、资源共享的实体化技术市场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等技术要素有效配置。加快打造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为技术要素市场化提供人才支撑。组建高校院所支撑、龙头企业牵头、市场主体密切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构建“头部企业+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产学研协同和成果转化模式。强化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大力推进“科创中国”试点,积极引进知名创投机构和优质创新资源。到****年,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区达到**个以上。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高水平建设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打造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引领区、先进制造产才融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人才创新先行区。指导各设区的市建设*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人才集聚节点,加快建设形成以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引领、以若干人才集聚节点为支撑的“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
**.集聚战略人才力量。建立顶尖人才“直通车”机制。全面提升领军人才“筑峰计划”,到****年,与山东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名。深入实施泰山人才工程、齐鲁人才工程,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精准识别发现机制,集聚资源支持领军人才牵头攻关“卡脖子”技术。优化实施海外英才集聚计划,到****年,新吸纳海外留学人才1*人以上。持续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期间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人以上。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师,扎实推动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加快培育适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到****年,培养工程硕博士****人以上。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选择*批重点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省实验室等,开展人才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完善授权松绑和约束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探索建立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链”融合工作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加快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评价导向。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依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社会科技奖励品牌。
(*)创新高校人才培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持续实施“双高”建设计划。在省属本科高校重点建设**所左右高水平大学、**个左右高水平学科,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加快向国家“双*流”迈进。实施新*轮部省共建驻鲁部属高校,支持驻鲁部属高校强化“双*流”建设,力争5—**年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流水平。加快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培养理工农医类紧缺人才。加快建设康复大学,积极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加快推进“双*流”建设。实施*流学科建设“***”项目,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国家“双*流”建设学科创建世界*流学科;确定**个左右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流”建设学科;确定**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冲击国家“双*流”建设学科后备梯队。到****年,全省学科国内竞争力明显增强,5个以上学科基本具备冲击第*轮国家“双*流”建设实力。
**.打造职教高地建设“升级版”。省部共建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改革新模式,编制职业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方案。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支持校企共建专业、*级学院和实训基地。推进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加快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到****年,打造**所左右高水平的高职院校、***所左右高水平中职学校和***个高水平专业(群)。大力培养齐鲁大工匠、技术技能大师,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大军,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
*、纵深推进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数字强省、海洋强省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引领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到****年,“*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重达到**%,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重稳定在**%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左右。
(*)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大优势产业,推动生产工艺革命、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低碳转型,到****年*大优势产业产值突破****,建成世界*流的基础产业战略基地。开展新*轮企业技术改造行动,滚动实施更高层次“*项技改”、“*企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内涵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左右。
**.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实现“山东制造”与“好品山东”融合发展,提升山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支持创建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示范城市。深化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依托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争创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力争到****年,国家制造业“质量标杆”达到**项,省制造业“质量标杆”达到***项。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编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加快突破工业母机、关键原材料、机器人、光电子、高端软件等核心领域,精准补齐基础*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基”短板。完善政府首购首用、保险补偿等机制,促进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创新产品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
**.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全面推广“链长制”,精准梳理产业链图谱,培育*批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大力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入开展融链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力争到****年,集中打造**条标志性产业链、***家以上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开展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系统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到****年,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家、绿色园区**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种以上。
(*)加快重化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扎实推进裕龙岛炼化*体化和*华化学乙烯、东明石化***项目实施,争取更多重大石化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布局。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稳妥推动后续地炼产能整合。优化提升枣庄、济宁、菏泽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培育做强潍坊、东营、滨州等高端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和集聚发展,化工企业入园率达到**%以上,化工园区(含纳入园区管理的化工重点监控点)产值占全行业**%左右。
**.推进钢焦铝产业布局优化。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日—临沿海先进钢铁基地,优化提升莱—泰内*精品钢基地,推动内*非规划基地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大幅提升。围绕钢焦联动、煤基化工*体化,加快现有焦化产能优化整合,焦钢比稳定在0.4左右。打造滨州、聊城、烟台世界高端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促进“两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坚持严控“两高”、优化其他,落实“*个区分”,持续优化“两高”管控政策。新上“两高”项目执行窗口指导、提级审批,落实“*个等量或减量替代”,主要产品能效水平对标国家能耗限额先进标准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存量“两高”项目实施分类处置、改造提升,稳妥有序退出低效落后产能。搭建“两高”行业电子监管平台,推行清单化、动态化、精准化监管。聚焦重点耗能行业,强化环保、质量、技术、节能、安全标准引领。推进“两高”行业能效升级,****年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
联系客服
APP
公众号
返回顶部